足迹
朕就是万历帝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50章 各个不是省油的灯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胆子真大!

朱翊钧点点头:“确实不公。

浙江做出了这么多贡献,在关税分配上已经吃亏了,我们不能让它在工商税这一块,继续吃亏。

让勤勉苦干的人一再吃亏,这就是最大的不公。”

朱翊钧的话让在座的精神一振。

“朕此前说过,我们大兴工商,提高生产力,目的就是提高百姓们的生活水平,让他们过得富足幸福,安居乐业。

浙江诸多民间企业创造了这么多财富,朝廷不能通过税收的形式,一收了之。

站在全国角度,转移支付,扶助贫困是必须。

但是我们不能把转移支付变成盘剥。

龙潭公的意思朕听明白了,浙江民间企业创造了这么税收财富,应该多留一些在地方,让浙江布政司为本省百姓搭桥修路、修学校医院,广造福祉。

这个要求非常合理,朕十分认可。”

朱翊钧指着沪州知州林泽友说:“林知州,你们沪州有什么说的?”

林泽友是少府监出来的官员,跟潘应龙、李三江、刘禹浦以前都是同僚。

他答道:“回皇上的话,泸州的情况比较特殊。

沪州八成以上企业都是隶属少府监的集团企业,江南船舶局、江南制造局、上海织造局、上海纺织局、招商局、远洋海运局号称沪州六大金刚,它们缴纳的税收占沪州整个税收的六成,全部由企业代扣,进了国库。

剩下的八成企业,都是跟这六大金刚有关联的大大小小企业,为它们提供配套产品。

这些民间企业,跟六大金刚之外隶属少府监的银行、保险社和其它海运社等企业一起,为沪江贡献了四成税收。

皇上,我们沪江地方不大,就是此前松江府的青浦、华亭、金山、南汇四县和上海市。超过三分之二的百姓是企业职工。他们吃住穿行,基本上被企业包干。上学有子弟学校,治病有职工医院。

我们沪州要做的,就是为剩下的三分之一百姓提供民生服务。

维护道路桥梁、河渠堤坝等公共设施,同时居中协调,让各企业的民生规划有序”

饶有兴趣的朱翊钧问了一句:“比如呢?”

“回皇上的话,比如负责码头经营,以及内河和近海运输的招商局,在吴淞和上海市区淞江边上有码头,它的职工居住区也想修在附近。

那么就有可能与吴淞、宝山的江南船舶局和远洋海运局有冲突,三家可能都想在同一块上修居住区。

这时沪州政事府就需要出面协调,让它们不要争,就在这一块修。

修这大片居住区,容纳三个企业的职工,按照常理,它们会各自修自己的路,水厂,子弟学校和医院。

各修各的,着实浪费。

沪州政事府出面,联合三家坐下来,不如道路统一修,三个水厂改为一个,规模扩大四倍。

学校和医院由三所改为两所,不归你们企业管,懒得扯皮,归沪州政事府管,你们把相关费用拨给沪州政事府财政局就好。”

朱翊钧点点头,“你们沪州倒是政企配合协作的典范啊。”

林泽友连忙解释:“回皇上的话,沪州可以说是少府监一手打造的,它的根基就是少府监的这些企业。属于骨肉相连的关系。

沪州政事府的官吏,多是从少府监调出来的,关系密切,各企业都能说得上话,自然也能坐下来一起沟通协商”

朱翊钧点点头,“惠良的话朕听出意思来,沪州背靠一群大企业,各个有钱,深入参与到沪州市政建设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lewen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